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短暫雨
氣溫
降雨:
AQI
新店面、老味道建構出獨特文化 新埔鎮老店家立面改造成果訪視

新店面、老味道建構出獨特文化 新埔鎮老店家立面改造成果訪視擁有宗廟、古蹟最高密度的新竹縣新埔鎮,在新埔鎮中正路一帶的市街,50年以上的傳統老店就有40幾家,此次由客委會補助經費參與改造的店家就有7家,招牌因此不再只是招牌,更像是值得欣賞的書法大作,邱縣長、林保祿鎮長等多人25日走訪7立面改造的老店,一起感受新店面、老味道的氛圍。
新埔鎮早在103年參與第一期改造的就有福星飲食店、新生照相館、洽發雜貨及生機鐘錶行等4家,今年參與老店改造的店家則有古月阿婆粄條店、日勝客家蔬食、日昇飲食店、德興香店、進有商行、杜裕昌餅舖及呂順興餅舖。這些老店全部錯落於新埔中正路及中正路311巷(大水巷)上。
林保祿鎮長說,本次改造區分為外部公共空間立面的改造,由客委會補助經費;而屬於老店內部的改造經費則由店家自行籌措。店家的招牌「字」的撰寫,特別邀請新埔在地書法家張永鎰老師撰寫,張老師蒼勁有力的字體,讓老店整體有一股淡淡的書卷氣,邱縣長等多人今天也特別前往張永鎰老師的住處,致上感謝之意。
走過一甲子歲月的「日勝粄條店」,先總統蔣經國先生曾三度上門品嚐客家粄條好滋味。而從民國46年廖煥堂創店,歷經第2代的2兒子廖錦雄,以至於現今的第3代小兒子廖錦宏,無疑見證了新埔鎮60年來的粄條歷史,這個曾是新埔鎮最具歷史的粄條店之一,在廖錦宏變換口味、創新研發下,宛如開創粄條的「第二春」,碗裡的粄條仍在,但傳統又普遍的調味料香蔥油不見了,推陳出新素食「泡菜粄條」,不但綜合酸、辣、香口味,還研發原味、岩鹽、果醋三種泡菜,在不停的實驗過程與調整下,廖錦宏將蔬食開闢出更符合健康與客家的美味。巷這一次的改造,不只用餐環境獨具巧思且具藝術性,充滿中式斗拱建築的門面更讓路過的人嘖嘖稱讚!
從中正路轉進巷子的「進有商行」,這個50年代開設的商店是以第一代老闆魏進有的「進有」所命名的飼料行,現由第二代接手經營。早期家家戶戶都養雞、鴨等家禽,以供自家食用,因此買賣飼料是店內最大宗的生意,隨著時代變遷,現在養雞、鴨的人變少,店內產品改以米為大宗,商店招牌更大大的寫著「米」字。不過店內最特別的是成堆疊著的「豆餅」。所謂「豆餅」就是由豆渣壓製而成餅狀的飼料,一塊約重22公斤,有人將豆餅分成幾大塊,或是打碎帶走,所以店內有不同的工具,要打成大塊的用大鐵鎚,要打碎的便使用打碎機,因粗細程度不同,使用不同的打碎機。通常分成幾大塊帶走的,是用來餵魚,打碎的是用來餵雞、鴨、豬或當成肥料。
「德興香店」是一家堅持手工製香的香店,這一代老闆林達鴻里長憶起第一代創業的外公,從「竹北六家」開始起家的故事。「我的外公將自製的香挑到新埔市場擺攤販售,後來,外公過世由第二代我的父親林德光接手,爾後,再由做為孫子的我接手,認真算起來「德興」的歲月已超過一甲子。「德興」曾經是新竹縣最大的製香工廠,一天最少賣2,000斤以上的香,尤其在愛國獎券盛行的年代更是輝煌,後來愛國獎券停賣了,也波及到製香業的產出。近年來,台灣引進大陸香後,由於大陸香削價競爭,而堅持品質與良心的店家,不敵大陸的削價競爭,產量漸漸減少,現在賣香只能是兼著賣。台灣製香產業已經是夕陽工業,未來台灣製香的技術可能會成絕活。」
邱縣長在林鎮長、蔡局長和代表會主席王張碧冬、鎮代鄧永勝等多人的陪同下,也到新埔鎮傳統的市場參觀,張寶釧老師一邊負責解說日昇飲食店、五金行等老店改造內容,也強調店家已建構出新埔這個小鎮,在建築與生活文化的獨特性。
早在台灣光復節,新埔就是一個商賈雲集、鼎盛一時的城市,鎮上大戶人家建造起一座座深宅大院,這些大院中有許多宗祠、家廟與老屋,而繁華的鎮中心老街亦林立多樣貌的店舖,他們有粄條店、糕餅店、香店、鐘錶店、照相館、中藥店、布店、金子店、帽行、豆腐店……等,老店販售著新埔人生活及祭祀所必須使用的物資。這些老店屹立在新埔市街已有幾十年的光景,可貴的是老味道未曾改變,店內充滿著時間所遺留下的氛圍與傳統的老技藝,新埔市街屹立的老店、老宗祠、老屋更見證了新埔曾經的繁華與再出發的盎然生機。
新聞資料來源:縣政府文化局 文化資產科
聯絡人:科長 張愛倫 電話:5517084
新聞撰稿人:陳志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