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短暫雨
氣溫
降雨:
AQI
食農教育、友善關懷 種籽樹開花自家良食農產品等你來
  • 發布日期:105-10-27

食農教育、友善關懷 種籽樹開花自家良食農產品等你來還記得小時候在東興圳抓魚、抓蝦、抓毛蟹的快樂童年嗎?30年後在竹北高鐵站開通之後,在高鐵站前還是有人設置了在地小農市集的平台,更讓國小學童不用上補習班就可以體驗另類生活及文化的交流空間,門口傳統土礱在經過人力的推動、轉動下,讓稻米和穀殻剝落,再由風車分離兩者,要吃一碗一道道程序處理後的白飯,大概要7個小時。
一大群朋友圍著土礱碾米師父賴咏華,看著他使勁地推動土礱,把礱裡的稻榖和稻殻剝離,土礱溝糟裡的厚厚的一層粉狀米糠將放到泥土裡,提供絡蚯蚓食用,蚯蚓則可活化土壤的沃力,在傳統農家米糠也是雞、鴨、豬的「有機飼料」,而稻榖再經過風車的風力,把稻殻和米粒分離,分離出來的粗稻殻,則可當作燃料之用。賴咏華一邊操作、一邊說明,小朋友看得嘖嘖稱奇,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,要吃白飯電鍋裡裝就有了,那裡知道傳統過程是如此「麻煩」!
國立交通大學光電所畢業的賴咏華,畢業後沒有走進高科技產業,而是在二分地600坪的竹北市東海里農地上栽種了稻米,不噴麗農藥的稻榖就拿到「種籽樹」小舖,以最原始的方式製成一包包的白米,並且當做是小朋友、中學生戶外教學的教材,賴咏華還親自示範土礱爆米香,讓大家知道稻米價值的延續。
到場的交通旅遊處專員鄭香辰也請小朋友用手剝稻榖,他說平均一粒要7秒的時間,一碗飯3000粒約需7小時,而用精米廠碾出的白米,7小時可製出幾千斤以上,土礱則是最自然的傳統碾米機,卻也留了對身體相當營養的微量元素。
在私立承山幼兒園擔任手工藝老師,並在隘口一街開設「種籽樹」小舖的張家寗表示,小舖除了泡茶聊天、喝咖啡、品嚐有機花草茶及採購料理健康蔬食所需的食材外,也希望從不同朋友為這塊土所努力的彩故事中,擴大參與及互動的機會,架上除了有縣內各地友善栽種的農產品,更販售「有溫度」的農產品,就像心中種下的善念種籽,讓價值延續、互助分享、友善關懷、環境永續。
新聞資料來源:縣政府交通旅遊處
聯絡人:專員 鄭香辰 電話:0975506762
新聞撰稿人:陳志宏